shenzhiyong
沈志勇介绍: 上海超限战营销咨询公司总经理 叶茂中策划机构原策划总监 大单品模式首创者 中国商业模式咨询第一人 沈志勇《大单品品牌》一书姊妹篇——《大单品突破》最新出版,详解如何创造10亿大单品,当当网、京东及书店有售。 欢迎与作者交流,网站:www.chaoxianzhan.com
文章数量:397
点击人次:1788832
- ·2017年03月
- ·2017年02月
- ·2017年01月
- ·2016年12月
- ·2016年11月
- ·2016年10月
- ·2016年08月
- ·2016年07月
- ·2016年06月
- ·2016年05月
- ·2016年04月
- ·2016年03月
- ·2016年02月
- ·2014年12月
- ·2014年11月
- ·2014年10月
- ·2014年08月
- ·2014年07月
- ·2014年06月
- ·2014年04月
- ·2014年03月
- ·2014年02月
- ·2013年12月
- ·2013年11月
- ·2013年10月
- ·2013年09月
- ·2013年07月
- ·2013年06月
- ·2013年05月
- ·2013年04月
- ·2013年03月
- ·2013年02月
- ·2013年01月
- ·2012年12月
- ·2012年11月
- ·2012年10月
- ·2012年09月
- ·2012年08月
- ·2012年07月
- ·2012年06月
- ·2012年05月
- ·2012年04月
- ·2012年03月
- ·2011年12月
- ·2011年11月
- ·2011年10月
- ·2011年09月
- ·2011年08月
- ·2011年07月
- ·2011年06月
- ·2011年05月
- ·2011年04月
- ·2011年03月
- ·2011年02月
- ·2011年01月
- ·2010年12月
- ·2010年11月
- ·2010年10月
- ·2010年09月
- ·2010年08月
- ·2009年08月
- ·2009年07月
- ·2009年06月
- ·2009年03月
- ·2008年09月
- ·2008年08月
- ·2008年07月
- ·2008年06月
- ·2008年05月
- ·2008年04月
- ·2008年03月
- ·2008年02月
- ·2008年01月
- ·2007年12月
- ·2007年11月
- ·2007年10月
- ·2007年09月
- ·2007年08月
- ·2007年07月
- ·2007年06月
- ·2007年05月
- ·互联网使信息的传播打破了以往时空的界限,信息的首要问题是信,真实、及时、有效、全面等等无不影响着信息的价值。而信息爆炸带来了新问题,搜索、判断信息的成本甚至高于信息本身的价值。从信息角度论述,管理就是信息处理过程,互联网让管理更及时但同时要求也更高,数据孤立无对错,信息关联有乾坤,单一信息的快速到来会让管理者更容易片面处理。明白互联网得工具作用,才会更好地运用工具,而任何工具的运用都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正确性。管什么?管人理事,通过不断处理信息滚动发展,发展的始终是事业实事。
- ·直销行业应该也有一些成功的大单品。
- ·大多数人在这个行业里成功了吗?处境怎么样?劳累、艰辛、有压力、无保障,原因是什么?因为往往公司不稳定,或管理不到位,所以中间要频繁更换,事实真相是这些 大多数人在这个行业里成功了吗?处境怎么样? 劳累、艰辛、有压力、无保障,原因是什么?因为往往公司不稳定,或管理不到位,所以中间要频繁更换,事实真相是这些人大多数都没有从错误中学到教训,他们只是不断从一个错误的公司跳到另一个错误的公司。所以每做一家公司都要从头起步一次,多数人几年来都始终处于起步阶段,起步阶段是付出最多,但回报却是最少的,从直销进入中国内地发展到现在的局面,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大多数国人的选择是错误的,假设当初每个人在选择的时候都能理智的考虑,那么大家所一直梦想的已经是今天所拥有的,因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在于我们选择公司的时候,首先是缺少一个硬指标:公司已经成功,它必须是一个事实上在直销业已经成功的公司。每一家新公司的老板在开发市场的初期都给我们打保票说:“我们三年追上某某公司,五年达到某某规模,守法经营、永续经营”,这些公司和事实上已经成功的原国际化大公司相距万里。这样的公司实际上是一颗幼苗,我们每次都把它当成一颗参天大树。所以我们每次参与之后,都发现自己判断有误。选择的时候如果发生判断的错误,一开始就注定了将来会半途而废。 如果我们选择参天大树,也有一个问题。全球前十名最大的直销公司中,多数公司制度上难度很大,主要是小组业绩要求很高,很多人完不成小组业绩,赚不到网络奖金,他们做到一定阶段就会重新选择。你的团队也许能够发展到1000人2000人,但1-2年后剩下的也许不到100人(残部),这时如果你想换另外一家公司,这些人还会指责你:你把我们带进来,你让我们在这里坚持,你怎么走人了?95%做不下去的(在已经成功的国际化大公司里),是因为完不成小组业绩,拿不到自己想拿的奖金。制度上难度很大的公司,人们是因为误解而加入,因为了解而放弃。 在全球最大品牌的十家公司中,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没有小组业绩,仅有微不足道的个人业绩要求。大部分人都能完成这样的业绩,可以轻松地赚到钱,没有任何过分的压力,产品品质又超常优异;选择这样的公司相对来说成功率要高于其它公司。 跟这个行业里已经成功的公司合作会给你带来什么呢?会给你带来循环性的收入。 这个行业真正的魅力是循环性收入。在一到二年的时间里你坚定地努力,当取得成果的时候,这个成果将影响你的一生,也就是说你一生的财富目标,可以在一件事情上跨越性地实现。你的收入不仅高于一般行业,而且当你停下来不做的时候,你的收入不会中断,甚至更高。 有的人重视在这个行业里赚钱,但对循环性收入不够重视。其实只有循环性的收入才能使你梦想成真,有的公司短期能赚些钱,但令你错过了循环性收入的商机,这种公司使你梦想成空。有的人认为哪家直销公司都是循环性收入,其实大多数不是。 什么样的公司是能够带来循环性的收入呢?只有公司的稳定性没有一丝一毫的问题的成熟公司。必须具备四个要素:1、度过5年以上的风险期。2、世界顶级品牌,最好业绩在前十名以内。3、成长速度快。4、奖励计划基本不变。5、市场还未开发。若要选择一个能带来循环性收入的公司,就不要再被市场上眼花缭乱的公司所吸引,有的公司制度极为诱人,但那种公司由于刚开业,处于求生存阶段;会片面迎合直销商的投机心理,制度和管理方面都有后患,直销业为何有大量的人跳来跳去成为“直销难民”,就是由于不断地被这样的公司干扰了视线,总想挑选最省事、赚钱最快的公司。事实上,很多领导人的意志力已经被这些蒙蔽双眼赚钱快的空泛承诺所摧毁,通常这些承诺所持续的时间长度都不足以让他们从发财梦中觉醒。 在判断循环性商机的四个要素中,为何必须要求有5年以上的时间,又为何必须是世界最大品牌呢? 先谈第一个问题,在直销业中,公司的成功率非常低,表面上看每一家公司似乎前景都特别好;而最终能够成功的公司却廖廖无几。 2001年世界直销联盟有一个统计,在2001年之前全世界共诞生过3万多家直销公司,但超过十年以上历史的公司却只有29家。也就是说,大多数直销企业都走不到5年。5年,是直销企业的风险期、考验期,5年之内该发生的问题都会发生。在这5年期间,每年公司的营业状况都有急转直下的可能性。 再谈关于第2个问题:循环性收入公司为何必须是世界十大品牌公司呢? 据世界直销联盟预计,未来的局面是:世界上最大品牌的公司,占有直销业市场份额的40%~50%,而另外50%~60%的市场份额将由近20000家以上的公司来竞争,每家中小公司每年占有的市场份额都在发生变化。所以一般的公司难以稳定持久就显而易见了。由于直销公司的成功率较低,所以如果你不选择最大品牌的公司,那么你至少要经营十家以上的直销公司,也就是说你需要领导十个不同的团队,或许仅有个别公司做得长一些,那就只能做完一家再做另一家,频繁更换,无数次辛苦劳累,或许仅有一家公司能为你带来略为长久的回报。今后,越来越多的人将明白:循环性的收入才是我们从事这一行业的真正目的。因为你只要辛苦一次就足以让你彻底成功。 中国直销业开放的时刻,将在中国出现白热化的竞争,所以很多现有的小公司将会瞬间消失。今后1-2年内是不断洗牌之后大放异彩的品牌公司。 这是一个靠品牌生存的世界,每一个世界级的大品牌如:可口可乐、麦当劳、奔驰、宝马、索尼、三星,占领任何一个市场都不成问题。每一个世界品牌都有惊人的含金量,是一个天文数字,当我们和世界品牌携手同行的时候,那个品牌的含金量会给你带来市场,带来金钱,但每一个行业里,真正的世界最大品牌公司不会超过十个。 在这个行业里,无论怎样精明的人,都非常容易选错公司,因为选择的关键时刻常常忘记和忽略那几个关键的因素。所以,你常会看到,有些很聪明很有能力的人,经济状况也没有改善。如果在2001年到2012年间你的选择有误,并不要紧,因为你仍然有机会重新选择,而2013年你若再次选错,很可能会错过最重要的时机。你一生中错过多少次机会?这可能就是你最后一次机会!请务必把握! 我们知道任何一家国际化大品牌的公司,在进入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往往开业之际就有人成功,开业之时就是举行表彰大会之日,那是因为很多人善于把握最佳时机,提前运作。往往一个好公司开业之初就会有数万人一起加入,如果这几万人当中有你的下属1000人或几百人,你就会直接成为成功者,从而大大缩短了人生奋斗的历程,这需要你尽可能地提前介入,提前做准备,尽可能在运作条件不太成熟的阶段勇敢地抓住时机;别等万事俱备,时机的特征就是稍纵即逝。 如果你的能力不是特别强,那么你选择的时候应该极其严格、认真,因为你经不起太多的失败。不善于选择的人,将彻底错过这一行里循环性收入的机会。有些人放弃机会,是因为害怕难度,觉得这件事可能有点难,不敢面对小小的挑战,所以成功者总能看到困难后面的机会,而失败者他总是看到机会前面的困难;不同的思维就决定了不同的人生;这些人今后的人生将会更加艰难………… 最幸福的人和最苦命的人都在这个行业里,其差异就在于选择时的眼光,这个行业到底有没有保障 关键也就在于你选择什么样的公司。 你不可以错过大品牌的直销公司,也不可以误入大品牌直销公司中制度上难度太大的公司。如果这两个方面你有失误,在这一行业里,你将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会进入这个行业里的怪圈:不断地重新选择,不断地跳槽,不断地从头开始………… 中国直销立法和直销市场的开放,意味着国人加入直销行业的数量将会暴增;选择这篇文章,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理智,为了避免更多的惨剧;毕竟,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 ·赞同!独特,更容易创造价值。
- ·其实我们可以回到原点来看直销,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呢? 直销公司也不过是一个做生意的商家,那就回到做生意来看来论。做生意,就是需要消费者和经营者的。经营者把产品给消费者来赚取财富。 一个公司要不断赚取财富,就要有很多的消费者消费它的产品,这样才会有钱赚对嘛? 消费者从哪里来,就是楼主说的: 一方面,要不断的开发新的客户,二是要增加老客户的重复购买率,即提高他们的忠诚度。 这两点其实最重要的是第二点,直销就是靠这点嘛。试想你去一个地方消费,是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主动、重复消费呢? 想明白这些,直销的重点就在这里了。如果说你做的那家公司可以达到,那就可以实现倍增了,要不只是为别人打工。
- 【原创】 只有商业模式,才能帮助企业真正做大做强(上)
-
我的日志
上海超限战策划:
只有商业模式,才能帮助企业真正做大做强(上)
上海超限战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 沈志勇
商业模式就是帮助企业真正做大做强的战略
如果说,中国企业以前能够依靠一两个点子或者一招鲜,可以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也就是说,依靠术而不是道,也能取得成功,这是以前商业时代的特点。而进入2008年之后,再想依靠术而不是道,还想取得以前的成功,我们相信,那样的机会可以说越来越少,甚至可以用机会渺茫来形容了。
未来的商业,需要的是道,需要的是真正能够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的道,而不是术。术可以帮助企业一时,但不能帮助企业一世。
古语说“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里的“万世”和“全局”,主要所指就是道。
商业模式就是道,不是术。商业模式是帮助企业真正做大做强的道。我们可以举出很多古今中外的案例,来证明商业模式可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的这个观点。戴尔电脑、美国通用电气、英特尔、苹果、可口可乐,以及中国的分众、如家、百度、携程等等,都是因了商业模式的创新,所以快速做大做强的。
很多时候,因为商业模式的不明确,企业就会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而一旦企业规划好完整的商业模式之后,企业往往会神奇地起死回生、走出困境、重塑辉煌。从这一点来讲,商业模式确实具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福建晋江利郎服装公司,早在1990年之前,就是晋江最早崛起的服装企业之一。80年代,利郎老板王良星利用福建石狮服装批发市场的优势,在家里做西服裁剪,然后拿到批发市场搞西装批发。1988年,他预感到呢料夹克会畅销,就干了,那一年赚了80多万。
后来,在中国服装行业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时刻,新派服装势力的崛起也带动各地形成自己的批发市场,石狮的批发业务也没落了。利郎却还在闷头搞自己的西装批发,利郎从1995年至2000年,公司从最初的成功开始走向停顿,走向衰退,负债累累,甚至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直到受了“商务通PDA”的启发,利郎发现国内从商的人越来越多,但在商务交际和谈判时,穿的衣服过于严谨,能否创造一种既适合商务场所又很轻松的服装呢?那就是“商业休闲男装”。
利郎于是将企业的商业模式定位在商业休闲男装领域,并通过一系列的商业资源的配置,最终帮助利郎走出了破产边缘,获得了新生。
王良星在商业模式转型成功之后,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从2000年到现在我就一直在‘悟’,我的体会是,让你成功的某一个商业模式可能有一个周期,也就是五到八年,你没有与时俱进的话,风光一阵子就会被淘汰。”他的话既道出了商业模式需要不断与时俱进,也道出了商业模式确实帮助他取得了转型的成功。
与利郎有相同经历的是李宁运动服,从最初创业的巨大成功,到1997年至2001年,李宁陷入增长停滞的困境,为了走出困境,李宁进行了商业模式的转型,并最终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其实,商业模式的巨大力量,不仅仅在企业界,对一个企业而言是有用的,甚至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都是有用的。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如果不能进行商业模式的调整,就会陷入困境。而一旦作出了商业模式的调整,就有机会迅速壮大、走向辉煌。
华建忠先生在《罗马为何成功?不断重构商业模式!》一文中,曾经对商业模式帮助罗马的成功方面做了很多有意思的探讨,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描述,来看一看,对一个国家而言,商业模式对国家的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一句谚语,这正道出了罗马从起步到辉煌的过程之长。罗马从公元前753年初建到公元前287年,一共经历了500年的时间,才帮助罗马从最初的台伯河左岸浅滩附近的七座山丘,发展到500年之后的囊括地中海沿岸的幅员达到300万平方公里的西方霸主。
古罗马在没找到最佳商业模式之前,无论怎么发展始终只是巴掌大的一块地方。经过500年商业模式的不断重构,才逐渐强大起来,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在罗马从起步走向繁荣的过程中,罗马对自己的商业模式大约进行了五次重构,而最后一次的重构,罗马人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最佳商业模式,罗马从此进入繁荣阶段,这种繁荣和霸主地位一直让罗马持续了600年,如果算到东罗马帝国灭亡,那么罗马的兴盛甚至还要再加上1000年。我们来看看罗马是怎样不断重构自己的商业模式,并逐渐从弱到强的:
第一阶段:建城。公元前753年,两个狼孩建立了罗马,后来,哥哥杀死了弟弟,并用自己的名字为这座城市命名。最初,罗马人共有300个氏族,也就是300个家庭。罗马用每10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每10个胞族组成一个“部落”,罗马共有三个部落。他们成为罗马的氏族贵族。300个罗马家族的家长组成了元老院,推举国王。重大事项由全体300家中的成年男子组成的“胞族会议”商定,经元老院批准后实施。
第二个阶段:吸引平民加入。罗马三个部落当时面临险恶的外部环境,台伯河对面,是强大的伊人,在伊人的南面,是希腊人建立的殖民城邦。很多时候,罗马人不得不向伊人臣服。为了自卫,罗马人必须建立军队,但300个家庭人口太少,罗马不得不开始引入平民。平民的来源有二,一是自愿移民,二是被罗马征服的其他部落成员的加入。因为这些人在其他地方可能是奴隶,到罗马后会成为平民,所以这种商业模式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当时的商业模式的缺陷是,平民要服兵役、纳税,而且没有公民权,不能担任公职,无权分享战利品。随着这些引入的平民的数量超过了300个氏族贵族家族,平民和贵族之间就爆发了矛盾,导致公元前6世纪时,罗马被伊人征服。
第三阶段:军队股份制。公元前578年,塞尔维.图里阿执政,他对罗马的商业模式进行重构,为罗马模式奠定了基础。改变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不论贵族平民一律按财产多少分为五个等级,划分等级的目的不是分出贵贱,而是要按财产的多寡出钱养兵。当时罗马组建了193个百人团,第一等级的人最有钱,负责80个“重装步兵团”和18个最昂贵的“骑兵百人团”的武器装备和供应;第二等级负担22个重装步兵团;第三等级的负担20个;第四等级人多,负担22个;第五等级最穷但人最多,负担30个轻装步兵团。
第二,在权力分配上,创设“百人团会议”,取代过去300家贵族的“胞族会议”,每个“百人团”有一票表决权,过半即通过。第一等级的富人占有98票,因此拥有国家大事的决定权,但“百人团会议”的决议最后还要给元老院审批方才通过。而那些少出钱的等级呢,少出钱的就要多出力,到别的等级出资装备的百人团当兵。
第三,将原来的3个血缘部落,按地区划分为4个城市和16个乡村,以地域组织取代了原来的血缘关系。
至此,罗马才有了国家的样子。本轮商业模式的调整,调整了内部的利益分配问题,平民中的优胜者,得以和平地进入决策层,当然,传统贵族由于其先天优势,在决策层中仍然保有优势。这种模式调整,就是对平民阶层做了让步。
这样的商业模式重构,帮助罗马建立了近2万人的军队,罗马很快成为台伯河一霸,地盘从婴儿巴掌扩张到幼儿巴掌大,罗马可以与伊人平分秋色了。
第四阶段:给平民分红。第三阶段的商业模式重构,在军队保家卫国方面,基本上能够应付,因为要保护自己不被别的民族战败而成为奴隶,大家都愿意保家卫国,即使出钱多的人掌权,也没有关系。但是后来,罗马要利用军队去攻城略地,这种模式就出现了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分配问题,当时,抢来的奴隶、财富和土地,掌权的人多拿多占,这导致作为军队主体的平民的不满,罗马军队的对外侵略战斗力不高,罗马也一直得不到大的发展,后来甚至差点又被对手逼近罗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元前494年,罗马再一次进行商业模式重构,继续给平民更大的权力和利益。
第一,罗马同意按平民的要求,选出两位“保民官”以保护平民利益,从此以后,当元老院通过有损平民的议案时,保民官只要说“推脱”,这个议案就被否决。
第二,罗马元老院同意向平民分红了,每个平民分到新征服的维爱伊地区的土地7犹格,也就是22.5亩。
经过这一轮重构,罗马攻占了伊人的维爱伊城,地盘又扩大了一些。
第五阶段:内部再协调。公元前390年,强大的山南高卢人攻击罗马,罗马人放弃城池退守圣山,罗马人以1000磅黄金的代价求和。经此一劫,罗马人更进一步认识到内部团结的重要性。之后十年,罗马人再一次重构内部的商业模式:
第一,平民所负债务,一律停止付利息,已付的利息充作本金;
第二,任何人占有的公有土地不得超过1875亩,这是限制高管薪酬的举动;
第三,两个执政官中,一名应由平民担任。
前两项是让平民休养生息,第三项是让内部的强者有合法的上升通道,不仅可以减少内耗,而且可以增强罗马的才智实力。早期的罗马官职没有薪饷,因此只有富裕的平民才可能担任官吏。他们通过做官,与贵族联姻,卸任后进入元老院等方式,逐渐跻身罗马统治集团,罗马也避免了内乱。从此,元老院不再是300个老氏族的专属地了。
第四,公元前326年,罗马取消了“债务奴隶制”,罗马平民免除了沦为债务奴隶的威胁。
第五,公元前287年,平民会议的决议不必经元老院批准,即对全体罗马公民具有法律效力。
“罗马共和国模式”至此终于构建完成。自罗马纪年开始,至此已近500年。自公元前287年开始,找到最佳商业模式的罗马,开始走上了迅猛发展之路。
公元前281年,罗马人进攻希腊人在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各殖民城邦,统一了阿纳河以南的意大利半岛,有了今天大半个意大利的模样;
公元前202年,罗马战胜迦太基,成为西地中海的霸主;
到公元前2世纪后期,罗马已拥有西西里、撒丁、科西嘉、山南高卢、西班牙、阿非利加、伊里利亚、马其顿、亚细亚等9个行省,地中海几乎成为罗马的内湖。
从罗马模式形成,仅仅100多年,罗马就从一个县的区域,发展到3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世界大国,幅员仅次于大汉帝国。
从罗马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在没有找到最佳商业模式之前,罗马从7座小山丘发展到一个县的面积,用了500年,而一旦找到最佳商业模式之后,罗马从一个县发展到300万平方公里,只用了区区100年。
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了商业模式的巨大威力,这说明了商业模式具有能够帮助一个企业、帮助一个国家和地区迅速做大做强的巨大能量。
我国香港,也经历了商业模式的三次重塑,才最终奠定今天的国际金融与服务业中心的地位。
2010年,香港回归祖国十三周年,在为香港回归庆祝的同时,我们似乎还应该向香港企业学习一些什么。
一个土地面积仅一千平方公里,且大部分为山地、丘陵、海滩等,真正可以用来生产、生活的土地则更加稀少的“弹丸之地”;
一个自然资源极度匮乏,几乎所有的工业原料、燃料都依靠进口的“资源扶贫区”;
香港,却以她不到全球十万分之一的面积和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着全球第二位的人均对外贸易值(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和世界第一的转口贸易总值。
是什么力量,让香港创造出这样的世界奇迹?香港的企业,又有哪些发展战略值得一界之隔的大陆企业学习和借鉴呢?
目前,香港经济中工业仅占GDP的3%,服务业则超过了90%。
香港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鲜明的服务业特征?我们又能分别从香港的服务企业和工业企业那里学习到些什么呢?
香港经济能够不断前进,主要得益于三次经济战略转型。
正如香港前任财政司司长唐英年所说:“经济不断转型的能力,是香港和香港企业维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香港最初只是一个海隅小岛,19世纪60年代才初具城市规模。从那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香港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是外贸型的。
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是由以转口为特征的外贸主导型转变为出口导向工业型,这一发展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延续到70年代。
促成这一转型的原因是50年代朝鲜战争的爆发,联合国实施对华禁运,禁运使香港经济最重要的部份——与中国内地的转口贸易一落千丈。香港不得不另找出路,转向发展加工工业。这一期间香港集中力量发展服装等轻工业,并逐步使香港成为亚洲地区制造业中心之一。60年代末,香港成衣、手表、时钟、玩具等十种产品的出口名列世界首位。香港工业产品出口的比重则由50年代初的10%左右增加到80%左右。
香港经济的第二次转型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这一时期香港制造业大规模北移。香港把握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将产出效率相对较低的加工工业向内地转移,从而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资源、人力资源等。到80年代末期,香港完成从制造业主导型转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体系,服务业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超过了80%。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香港经济再次面临转型压力。香港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失衡,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金融业和地产业,而制造业的比重大大下降,产业范围越来越窄。
从1998年开始,香港战后第三次经济结构转型开始全面激活。香港经济此次转型以创新科技为本、以高增值产业为主要方向,信息科技、生物科技成为香港新经济发展的主导行业。
综上所述,香港经济和香港企业就是这样不断把脉社会大趋势,不断发现机会,不断提高经济资源的产出效率,从转口贸易到一般轻工业,再到先进制造业,再到服务业,最终取得了经济的持续繁荣。
我们从香港企业的三次大规模转型过程中,最值得学习借鉴的就是香港企业“因势而变”的发展战略。
以第三次转型为例,在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期间,香港共有1540家公司以“.com”的性质成立,比一年前增长了8倍。另外,在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的近50家公司,除个别几家外,绝大多数都是属于资讯或生物科技企业。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香港企业在紧随区域发展大趋势方面,真的做到了“因势而动”,而且是全民皆动,这非常值得大陆企业学习。
香港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经济体系的资源约束十分明显,要实现香港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要求突破资源约束。
香港经济半个世纪的发展正是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经济现象,香港经济活动的资本、技术密集程度越来越高,经济活动不断地转向附加价值高的行业的领域。
最初,香港工业的主要特征是:投入少、技术简单、以成本低廉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小型加工企业为主(雇佣工人在50人以下的工厂占工厂总数的90%以上)和轻纺等消费品的生产为主。整个工业分工精细,主要以“廉、美、快、新”的产品投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
随着香港经济的三次转型,香港的资源利用效率不断得以提升,从转口贸易到一般轻工业,再到先进制造业,再到服务业,资本、技术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经济资源的产出效率也稳步提升。
也就是说,香港经济的三次转型,是利用资金、技术手段不断突破资源的产出效率的过程。
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贸易、航运和信息中心,香港的服务业也主要是定位于高端服务市场。
在影视音像、娱乐文化、动画制作、商业设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香港企业充分地发挥了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
另外,从2006年4月20日起,香港特区政府还成立了五个研发中心,包括香港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香港资讯及通讯技术研发中心、香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研发中心、香港纳米科技及先进材料研发中心及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
这就标志着,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香港第三次经济转型,就是以创新科技为本、以高增值产业为主要方向。近年来,资讯科技、生物科技和现代中医药同时也已成为香港新经济的主导行业。这就是香港经济和香港企业发展所采用的“高价值战略”。
(待续)
沈志勇简介:
本文节选自作者新书《重新定义中国商业模式》,该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现已登陆各大新华书店、书城及当当网、卓越网有售。
上海超限战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原策划总监。
15年营销策划与市场实战经验,《销售与市场》第一营销专家团成员、营销高级研究员;《糖烟酒食品版》食品产业顶级专家团顾问;率领超限战策划机构获得“2007最受中国企业欢迎的十大营销策划机构”称号,业内称“机会猎手”,长于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品牌模式的打造;长于打造新品类;长于打造新产品;长于帮助品牌快速崛起,快速突破市场。
欢迎与作者交流:电话:021-31357658;
«上一篇:上海超限战策划:消费需求结构的改变,要求商业模式的转型 下一篇:只有商业模式,才能帮助企业真正做大做强(下)»